首页 市场 正文

去绍兴,为了心心念念的河埠头_世界微动态

2023-04-11 21:21:37   来源:末末很会吃    

去吃河埠头前,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过这家饭馆的故事。老板娘曾三次开饭店都失败了,亏光了所有的钱,而厨师很多年前是半路出家,最初也只是一个厨房的打荷。


【资料图】

第四次开店,才有了河埠头。两人都经历了人生无比黑暗的时期,但所幸没放弃。此后即便中途饭店还遭遇过火灾,也挺了下来、

这条路上的店换了一波又一波,而河埠头则一如既往地开了十多年,有了忠诚的粉丝,名声也逐步传了出去。

河埠头饭店所在

每一家小店的背后,都有这样生动的故事。

这次特意前去,找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。不得不说,当走到绍兴西小路的河埠头时,第一感觉是这位置和特色实在太鲜明。餐厅就在河道边,吃饭可以在露天沿岸的餐桌吃。

隔壁桌的大叔们,一看就是本地人,简易的塑料桌上放着的都是加饭酒。若放在杭州,好像早已找不到有江南河道氛围的老菜馆。

河埠头菜馆,是一家地道绍兴风味的餐馆。

其实,店名“河埠头”这三个字就很绍兴。河埠头绍兴人也叫踏道头,是绍兴老城区一道最具特色的风景线,绍兴由于水多,河多,居民在河边修筑河埠头供洗涮。

这次去绍兴,依旧能看到河道两岸的古老建筑和晾晒的笋干、梅干菜,生活气十足。

绍兴菜与杭州菜渊源很深,因为不少生活在杭州的人祖籍或许也是绍兴的。绍兴菜中,用了大量的霉、糟、醉、腌等方法,有一些在杭州日常的家宴中也常出现。

其实总结起来,出现频次比较高的就是:霉鲜、百搭的梅干菜、河鲜类菜品。

因此,当我走到河埠头的点菜区时看到一碗碗摆放出来可以挑选的菜品时,觉得无比亲切。

这里,周末真的是热火朝天。看菜点菜,老板递上一张菜单,一个接一个赶紧报菜名,若是慢了后面排队的人则会盯着你看。

让你有一种“点到就是赚到”的错觉,因为很多碗里的臭豆腐、梅干菜扣肉都是当天备好按份卖,卖掉了就不做了。

菜品都摆出来,就很让人有食欲了。

绍兴香肠,甜甜咸咸很下饭;我们跟酱鸭一起点了一份。此外还点了白切鸡、干菜扣肉、醉蟹、芋艿豆皮、酱爆螺蛳和笋烧肉

价格不贵,分量也很足,这点还是蛮实诚的。因为提前备菜估计备好了,所以虽然生意很好,上菜速度也还可以。

再来聊一下菜品,最好吃的自然是梅干菜扣肉。扣肉肥瘦相间刚好,干菜也是甜甜的,干菜上清晰可见颗粒白糖(你知道杭州爱吃甜)。

这道没吃完我们打包回去,到了晚上依旧下饭一绝。

香肠也是比较劲道的,自己家里做的味道。但酱鸭有点过于咸,可能是调味偏重了些,而且口感偏精瘦,和我们习惯吃的不太一样。

白切鸡1/4,分量真足。鸡肉是比较鲜的,肉是嫩的,蘸绍兴的子母酱油,原汁原味。

酱爆螺蛳,个头倒不是肥如鹅,但比较清鲜活络,微辣比较入味。店里还有用韭菜直接炒螺肉的,点的人也不少。

而最没有卖相的芋艿烧豆皮,其实这个搭配也蛮好的(我学会了也可以在家里烧),就是很下饭。

醉蟹,用黄酒加上各种调料腌制而成,蟹肉鲜活,满口酒香。

但可惜的是因为去晚了,蚕豆已经卖完了,臭豆腐也没有了,吃得有点意犹未尽。

总结来看,河埠头的菜品不算惊艳,偶尔也有踩雷的。但有几个优点:价格实诚、坚持了老味道、菜品丰富、食材新鲜。

也是基于这种在地人文留下的情怀烙印,也让来吃的人不少都是老客人。如果有机会,我倒还是愿意再去吃的,虽然绍兴菜有一些咸鲜的调味我并不太喜欢,但在这里我也能找到我记忆里的老味道。

点的7盘菜加饮料,结账的时候正好300,算是比较实惠。离开后,便可以在西小路逛一逛,那里是江南生活的缩影。

一家子坐在室外忙活,一边嬉笑聊天一边剥笋,这会让你不自觉联想到小时候。

绍兴因为有姑姑在,所以我从小就常跑去玩,对城区也很熟了。这次吃完河埠头,则带着家人一起去了周边的云松村徒步。

在这个安宁的小村庄,走一条翻越大山的密林小道也颇为有趣。如果你要去绍兴,我也推荐大家去走一走。

一路从云松村的【黄牛岭徒步线】往上走,没想到山的另一头是兰亭镇紫洪山村。

虽然对椰子小朋友来说徒步有一些挑战,但也磨砺了他的勇敢,最后小家伙说了一句“徒步可比玩好”。

生活在江南,春天自然还是要多观察自然,多吃时鲜。

-FIND ME HERE-

小红书 @椰子Momo

互动:你最近有发现什么喜欢的餐厅吗?

一个从小爱写稿的姑娘

从记者圈跳入财经内容圈

从财经圈又到了传统手艺圈

采访匠人 市民 生活家 / 撰写故事 财经栏目 游记

对写作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从未消失

愿在这条路上死磕到底 

很高兴认识你,我是末末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